我是一个小机器,住在新华区检察院一个叫做“听证室”的地方。我时刻睁大眼睛“盯”着他们,因为“妈妈”反复叮嘱,我肩负重任,要精准无误地记录下大家在这个空间里的每一句话、每一个举动。妈妈说,这是借助“可视化”的方式,全方位彰显司法的公正性。可我实在纳闷,为什么非得在我的“家”,让公正变得“看得见” 呢?
小机器日记一
2024年11月14日,天气阴。
这个哥哥一进来就哭了,他的爸爸好凶!检察官阿姨说哥哥做了错事,但是认错态度好,所以给哥哥做附条件不起诉,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。检察官叔叔给哥哥的爸爸送达了《督促监护令》和《家庭教育令》,语重心长地说:“监护人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,以身作则,切实履行好监护职责,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。”妇联的阿姨补充到:“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未成年人犯罪除自身法律意识淡薄、自控能力较差的原因外,家庭教育缺失也是重要原因之一。”听了这些话,家长叔叔的脸上闪过一丝愧疚,紧绷的神情缓和了许多。
真希望哥哥能深刻认识到错误,别再伤心哭泣,走向新的人生。
小机器日记二
2025年3月13日,大风。
今天来的是一个叔叔,检察官、听证员叔叔阿姨们讨论之后,说这个叔叔情节轻微,已赔偿损失并取得谅解,所以拟作不起诉处理。检察官阿姨严肃地强调:“轻罪不是无罪,更不是无辜,不起诉不等于无责任,轻罪可依法从轻处理,但绝不是对犯罪行为的放纵!”听证员叔叔也点头赞同:“对该起案件拟不起诉的处理意见,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体现,是惩罚与挽救的有机统一,对化解社会矛盾,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。”
我想,叔叔应该认识到了错误,真心希望他能改过自新,别再来我的“家”了。
……
“妈妈”常说,检察听证绝不是一场走过场的会议,而是检察机关主动接受社会监督、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、提升司法公信力的有力举措。作为这一切的见证者,我和检察官叔叔阿姨们衷心期盼,能有更多人关注检察听证,积极参与其中,共同见证公平正义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落地生根。
什么?你问我 “妈妈” 是谁?哈哈,当然是检察听证啦!